王婶的一番话说得杨氏很是心动,且十分在理。琰儿是二爷的根,不管怎样,徐家的资产多多少少都有他的一份。
杨氏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过年的时候带着两个娃回去。”
王婶拧眉:“你怎么没听明白我的话呀,眼下离过年还有四十来天,孩子早就满月了,得在孩子满月之前回徐家,你也好安心坐月子不是?这里简陋又偏僻,关键是没人照顾你,徐家佣人那么多,冷不着也饿不着。”
王婶是个明白人,说得话句句在理。杨氏细细一想,便认可了她的话。方才婶子说大嫂也生了个孩子,不过是个女娃,眼下自己生了个男娃,若是回到了徐家,老太太对她肯定比对大嫂要好。
“那就听婶子的话。”杨氏道。
王婶其实并不是纯粹想帮她,一是可怜她,这二嘛,念着杨氏是个知恩的人,若真能助她回到徐府,那还能少了自己的报酬不是?
虽然动机不是十分地纯,但有八分是真心在帮她。王婶见她答应了下来,心里乐开了花。
片刻后,王婶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现下天冷,你又不能在外面走动,我索性帮你去徐府报个喜吧,老太太若是知道了,定会派人来接你回去!”
王婶是个急性子,话一出口,便坐不住了,寒暄几句后便回家换了身整洁的行头踩着冰碴子往镇上的徐家赶去。
徐妍——现在应该叫徐琰了吧。徐琰凝望着茅草棚,心想着,这徐家应该与二十一世纪的小资家庭没什么区别,既然有钱,就免不了人多事杂。方才听二人的谈话,可以粗略得知,那什么老太太应该不是个善茬,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群居物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既然有一个坏人,那肯定也会有其他的坏人。
坏人一多,勾心斗角的事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那么届时,便会上演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也就是小说中描述的宅斗!
别吧……
但有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人意料。
王婶赶到徐家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天冷路滑,从椿树村到镇上有两里的路,到了镇上又得走上一里才是徐家宅子所在。
村里的山路不比镇上的石子路,泥洼里的积水若未干,就会在朗晴的天结冰,山里日照有限,一旦结冰,很有可能三五天都不会融化,故而人行走其上须得十二分地谨慎。
徐府是春华镇最有钱的人家,宅子并没有多么华丽,却占了足足有两亩地,对于没有什么眼界的乡下人来说,徐府便是皇宫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