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周沅的东风,柳氏在家里就又抖起来了。有时候,甚至都敢直接和王氏正面刚了。
柳氏又开始在周氏耳边吹枕边风,这次更过分,想着把周静嫁给她的娘家侄子。差点把这位娘家侄子夸出一朵花儿来。
正室的嫡亲女儿嫁给妾室的娘家侄子!还是个贱妾的娘家侄子,侄子也没什么功名,这原主如何能忍!
周安为了避免柳氏再次使阴损的法子害了周静的名声,当天就带周静去了邻县的舅家。舅舅家里人口简单,舅舅只有舅妈一个妻子,没有纳妾。表弟范阳比周安小三岁。小表妹范雨只有两岁。
周安私下求舅舅舅妈和范阳定下周静。范阳和周静也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还是很般配的。
重要的是,从此摆脱柳氏的纠缠。
天高皇帝远,县令总不可能为了自家一个小妾去找别的县的百姓的麻烦。
搞不好会让当邻居的同行参一本。
舅舅舅妈本来就有让周静当儿媳妇的意思,这下是乐见其成。范阳也红着脸同意了。
舅舅把周静留了下来,第二天,带着受过他恩惠的几个有武功的朋友来找周父,在朋友们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周父脖子上拉了拉,周父答应了把周静许配舅家,先把亲事定下来。
看周父越来越不靠谱,舅舅说了,周静以后就养在舅家。
周静和范阳的亲事过了小定,周安的心才放了下来。
只是,因周沅在县令面前颇受宠爱,周父更加看重柳氏几分。柳氏开始小动作不断,家里实在是不得安生,周安就有些不胜其烦,好在他没有娶妻,没妻儿牵挂,就决定带了小厮长随护卫的出门游学。这些班底都是母亲留下的。有舅家看着,柳氏倒是没插上手。
现在倒是想插手了,只是已经都交到周安手里了。
原主也知道,只要县令在他们县一天,他周安在县里就出不了头。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讨厌一个人,他越是在你眼前晃悠。这位纳了周沅的县令,就象在县里落地生根一样,顽强的呆了六年。
六年后,这个县令才终于调离了他们县。
不过也看的出来,这个县令应该没有太多的人脉。------------也就因为如此,他虽然宠爱周沅,但是并没有任于她无限制的打压周安。
柳氏的靠山总算走了,周安八千里路云和月,开心的回到了家乡。
可能是后积薄发,也可能是脑袋突然开了窍,当年,周安考上了秀才,第二年考上了举人。第三年,就考上了同进士------------还是最后一名,孙山。
运气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
周安放了外任,委了一地县令,周安到任后,安顿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接到当地,这样才方便着手安排柳氏病逝。
柳氏病逝后,周安立马借王氏的手,把跟过来的周冲一家轰回了老家。还给老家的族长写了一封信,要他严格看好周冲,不许他借自己的名义生事。
王氏没什么不乐意的,他和周安情份不多,但是儿子周腾和周安关系还不错。周冲走了,他儿子才能享受更多的资源。
周腾和范阳都没什么读书天分,周安在哪做官,他俩就在哪里开铺子,日子过的也算滋润。
舅舅舅妈当然也是带着女儿跟着儿子过活。
老实说,原主一生过的也不算差,儿孙满堂,儿子孙子里都有做官的,家业也算兴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只是他临终的时候,觉得人生颇有遗憾,如果周家没有柳氏会如何。后悔早年没有及时对柳氏下手。
原主的心愿,就是希望生活中没有柳氏。妹妹周静和舅舅一家都平安快乐。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两章的,打脸了。
好几次动笔,写出来都不尽如人意,我写到一半,就觉得编的故事不合理:感觉到这儿的话,这个人物应该会奋起反抗才对,为什么非要等来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从想写一个在娱乐圈被初恋情人连累的小生,又改成一个表少爷想为收留自己的人报仇,又改成。。。。。反正就是感觉自己编的都不合理。就。。。。。
不过今天既然故事开头码出来了,明天应该是两章的。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时流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