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回去,柳大娘肯定会担心,于是柳生把女儿带去了公司。
“定坤,是我,柳生。”要找人帮忙,在京市的卫定坤是第一人选,他人脉广,由他出面最稳妥。
卫定坤很少接到他这个兄弟的电话,他今天休假在家陪妻儿,孙翠儿见他有事,把四岁的小儿子抱去了楼上。
“你说粮种?我当然知道。”这事在京市里还引起了不小的动荡,毕竟是粮食增产的大事,他也有所耳闻,“我去帮你打听一下。”
柳生没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增产一号是自己女儿研究出来的,一个小女孩有这么大的能耐,别人听了也不会信。
“爸爸,我要用一下电话。”柳巧儿等他打完了,拨出记忆中的号码,等接通以后,给对面说了声找卫庆。
那边挂断后,过了大概十分钟,电话重新响起。
卫庆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失真,不过听上去仍十分沉稳,他马上研究生毕业,然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卫庆哥,我给你打听个人。”既然是考上京大的知青,又在学校做出这样的“成就”,让卫庆去打听肯定不难。
“你说郑先?”整个京大也只有这么一个人符合柳巧儿说的条件,卫庆根本不用打听,“你怎么突然打听起他来?”
卫庆竟然知道这人,柳巧儿拿着话筒的手发紧,也是,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肥料,他知道也不稀奇。
“他是个小偷。”特别不要脸的小偷,柳巧儿的话让卫庆满头雾水,“抗倒伏二号和增产一号根本不是他研究出来的。”
卫庆更疑惑了,他可是亲眼见过增产一号的试验田,搭配他们的新型复合肥,估计这次亩产能有六百斤。
柳巧儿突然觉得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卫庆已经好几年没回来过了,根本不知道望山村现在的情况。如果他看过望山村现在的稻田,肯定不会对她的话有任何怀疑。
毕竟望山村现在已经种到了增产三号,不用太多肥料,也能达到亩产五百斤的效果。
“我去京市找你!”柳巧儿下定决心,她要亲自去揭穿那个骗子。
“爸爸陪你去。”她气呼呼地挂了电话,柳生把手放到她的头顶上。
要拆穿这人其实很简单,柳巧儿敢肯定,那个郑先根本不知道增产一号是怎么培育出来的,所以才落后了这么多。
除了她跟周辉,谁会去做往田里种好几种水稻的事呢。
“小庆邀请巧儿去京市过暑假,我正好要过去办点事,可以把巧儿送过去。”在公司待到下班,柳巧儿的脸上才看不出哭过的痕迹,柳生给她找了个去京市的理由。
“去长长见识也好。”柳大娘很支持,她出来后长了不少见识,知道只有看得越多才能走得越远。
柳生回了趟望山村,与他一道的还有个报社的记者。听说有个村种出了亩产七百斤的奇迹,他非常愿意跑这一趟。
“好了。”他把新印刷的报纸和照片放到一起,这是他们至关重要的证据。
柳巧儿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她怎么就没想到登报纸这个方法。
买好火车票以后,父女俩就踏上了北上之旅,在他们走后,关于望山村水稻的报道逐渐流传开来。
“郑先。”在卫庆心里,柳巧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肯定不会撒这种谎。他临时给导师请了假,去了郑先的宿舍。
自从考上京大后,郑先可谓是意气风发,再加上接连拿出了更为优质的水稻,现在已经成了京大的一位名人。
下乡的经历被他抛到脑后,整个人在夸赞和恭维中都有些飘飘然起来。
“卫庆,你可是稀客啊。”两人待过同一个知青点,现在又是校友。郑先还是比较重视这个朋友的,他可听说对方家里条件也非常不错,“听说你要升博了?”
卫庆点点头,看了一眼宿舍里的其他几个人,“有空吗?找你有点事。”
“有空,你等我一下。”郑先换了一身衣服,跟他走出宿舍大楼。
卫庆做研究的时候,几乎是把家安在了实验室,反观郑先,一个星期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天会去一趟试验田。
宿舍大楼后面是京大的未名湖,卫庆在湖边站定,两手撑在栏杆上,侧头看着郑先,“你是怎么研究出增产一号的?”
当初在下乡的时候,郑先对农活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对下田劳作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说他在下乡期间研究出了抗倒伏一号,卫庆是绝对不相信的。
他只听说了郑先研究出增产一号的事,刚刚来之前才特意去打听了一下。
郑先的表情突然变得不自然,他打了个哈哈,“就那样研究呗,就跟你们发现尿素肥一样,我也是误打误撞。”
“听说你在团结村就研究出了抗倒伏一号,我怎么不知道?”卫庆继续追问,郑先转头看着湖面,不敢跟他有眼神对视。
“就你走以后,周杰又不在知青点,下田的活就分到了我头上。”他迅速在肚子里组织好了一套说辞,“你别说,我都不知道我有这个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