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唐元贞四年科举京试之后乡试道试改为每年一次。
道试拔选出来的士子为举人这个时候按照朝廷的规定他们已经具备了入仕的资格。
也就是说举人不管为幕还是选择入仕都会比别人有竞争力差不多就和后来拿着文凭求职一样。
举人算是大学毕业乡试出来的秀才就相当于专科生朝廷用人的时候自然会择优录取。
当然了科举才进行了几年京试才只一次科举选上来的这点人还远远补充不了朝廷每年缺职。
所以说朝廷录用人才上面依旧保持着很大的弹性有人借此又提出了举孝廉的事情。
这个李破没多大兴趣孝廉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产物。
取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之意。
可当时门阀世族垄断了上层建筑的情况之下便为一些人的来往钻营提供了机会互相吹捧举荐弄虚作假的事情层出不穷。
所以当时便有童谣讥讽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前隋时也曾举孝廉作为科举的补充效果不大多数是为正风气而行配合的是文皇帝杨坚施行的复有汉礼政策。
最有名的就是张清丰开店卖烧饼的以孝行闻于乡里举为孝廉之后人家以要侍奉双亲为由没有出仕。
其实纯属扯淡一个卖烧饼的来当官你让他去干什么?不定什么时候就掉了脑袋不过当世就喜欢这样的调调儿属于立典型的范畴弘扬孝道廉洁。
因为这符合儒家以德行治国的理念。
…………
不管怎么说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堪堪已经走上了正轨方向上也已明晰了起来察举和科举并行。
不论是李破还是朝臣们都很清楚这种情况在十年二十年之内是不会有大的变化了有些人甚至在想前隋之时大家抵制科举真的没什么必要。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科举选才大多选出来的多数还是世族中人借此还能给寒门留下些机会能够极大的缓和社会矛盾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那些人红了眼睛一样抵制科举一来是科举确实触及了世族的根本利益有摇动他们的根基的迹象。
二来大家反抗的其实不是科举本身而是像宇文独孤等这些鲜卑世族抗拒被汉家同化所做出的最后的挣扎。
三来就是统一了天下的关西世族以及刚刚被关西人统一了的北齐南陈南梁残余势力都对前隋皇权有着戒备之心。
有的怕杨坚卸磨杀驴有的则怕皇帝秋后算账于是下意识的在朝廷大政上跟杨坚唱反调所致。
再有就是一些顽固势力觉着九品中正制挺好极力阻碍新政的施行。
所以说科举应试的第一次全国性试点最终以失败告终是有着复杂至极的政治背景的。
到了唐初这些年很多阻碍都不见了加上隋末战乱太过惨烈民心思安科举选才才能颇为顺当的办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实际上此时推行科举的人物虽然换了一批可本质上和前隋并无不同还是上层精英们做出的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时节还远着呢。
…………
去年举行的科举进行的波澜不惊今年估计也应该差不多重要的节点还是在明年的京试上面。
上一次朝廷摆出了姿态又是文会激辩又是杏林宴还有殿试着实把科举的声势操弄的不小。
明年有了前例可循制度上也比上次完善的多想来长安又是一番盛况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从中作祟泄露点考题什么的。
李破对此很是期待一想到这事他耳边就好像能听到有人在说五品下官职任选真是好大的狗胆。
…………
工部尚书云定兴上书了皇陵选址已定开始进入到了制作图纸的阶段。
这对唐初的工程技艺是个考验因为皇陵选在了渭水之阳泾水之阴那里山峦起伏丘陵遍布地质环境很是复杂。
这和历朝历代的皇陵都不一样眼瞅着就是要建个山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