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这样的一道策问题。齐皇也真有意思,今日殿试自己都废了诗、赋,还问考生考诗赋于治国是否有益,答案不是明摆着。
可是转而一想,所有考生都一味地恭维陛下圣明。若反其道而行,肯定考诗赋于治国是有益的,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并延续上百年,并有它的道理。是不是更能吸引齐皇的青睐,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若第一题难以下笔,再看第二题,“朕德不类,托于士民之上,所与待天下之治者,惟万方黎献之求。详延于庭,诹以世务,岂特考子大夫之所学,且以博朕之所闻。盖圣人之王天下也,百官得其职,万事得其序。有所不为,为之而无不成;有所不革,革之而无不服……”(1)
“革之而无不服”六个字振聋发聩!这六个字敲击着殿试之上所有考生的心灵。两道考卷蕴含的变法之意实在是太鲜明了。齐皇是借殿试表明自己的意向,这大齐的天要变了。也要敲击在场的各位考生,以后若是能出入朝堂,该注意什么!
看了第二题,大多数人便知道第一题该如何作答。变革,齐皇今日殿试之试题,废除诗赋,不正是表明他的意志,变革强而有力的推行。
本次的主考官欧阳修明也被朝中的各位重臣围堵讨伐。
“荒唐!实在是太荒唐了!这殿试怎么没了诗、赋?”
“欧阳大人,这试卷并不是我们之前所看的那份,是不是被人掉包了?”
“和大人,所言是何意思?我们堂堂大齐的殿试考卷居然被人掉包了,严查!必须严查!”
欧阳修明被他们吵得头昏眼花,只得站出来说道,“诸位大人莫慌,这试卷没有被掉包。昨夜陛下连夜召见我,说是之前的试卷遭人泄露,为了保证每个考生的公平,需要重新拟题。这今日殿试上的试题便是陛下亲自出的。”
“欧阳大人,你糊涂!兹事体大,你怎么由着陛下胡闹?”一位老臣指责道。
“殿试,不正是陛下亲自出题监考的,陛下亲力亲为,怎么能说是胡闹呢?”欧阳修明反唇击之,神态淡然地说道,“莫不是刘大人你想代陛下出题。”
“欧阳修明,你休得污蔑老夫。殿试时陛下亲自出题没错,按照礼制,但是也要经六名以上的考官审核。”刘大人为自己辩解道。
“昨夜陛下召见我是已经是深更半夜,陛下体恤各位,不忍各位大人操劳,半夜还来前来御书房遭罪?”欧阳修明再次申明道。
……
相比众位大臣的争辩之声,殿试考场上极为安静。
这两道试题,便是齐皇要他们的投名状,若是要赞成变革,便是与齐皇站成一线,以后便要支持变革。可以这样一来,便是得罪了一些保守派,以后入朝为官,难为会遭到这些大人的联合刁难,
若是反对变革,那不好意思,你落榜了,三年之后再来。
许多“聪明”的考生一直在忖度自己改如何答题,令陛下满意,也让诸位大臣满意,也有人在思量这样的文章是要锋芒毕露,还是稍稍中庸缓和。
枪打出头鸟,这次前三甲的名次必上那些保守派系大臣的黑名单。
时间一到,考生交卷,立马离场。
“陛下!陛下!”
齐皇立马遭了诸位大臣的群攻围堵。
“诸位爱卿,今天怎么有如此雅兴,来朕这儿走走。”齐皇故意岔开话题,竖起食指轻轻晃道,“诸位爱卿,求贤若渴,爱才心切,一大早地边来这儿观摩未来的新科进士。”
“陛下,今年的试题?”百官为首的李相开口。
“爱卿,今年的试题有问题?”齐皇冷眼看之,依旧面带笑意,保持着君臣其乐融融氛围。
“没问题。”李相在齐皇强硬的语气之下,只能喏喏地应道,“只是陛下今年这试题如此大改动,为何不提前告知我们一番。方才打开试题,我们还以为这试题被人掉包了。”
“是朕思虑不周,让各位爱卿受惊了。”齐皇语气缓和,“只是当时情况紧急,昨夜朕的暗卫捕获了许多鸽子,这鸽子的腿上可绑着今年的恩科试题。”
“各位爱卿,你们说这鸽子成精了不成,要不然怎么冲开重重地守卫,叼走这试题的?”齐皇三言两语,便把今日谈话的重点放在科举试题泄露的身上。
“还是说这试题自动飞到鸽子的腿上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1)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八日的殿试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