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是不是人才不好说,但他的一番表现,确实给外交口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他异常明显的潜台词,给在场所有的媒体敲响了警钟。
如果,只是有记者违规采访拍摄的话,台下这票人,多半会帮着说两句“公道话”,甚至联合起来给华国以及主办国施加压力。
毕竟在这种事情上,帮人等于帮己。
但刘毅的暗示,将事情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涉事记者的行为初衷,似乎并不单纯。
而且,刘毅说话间的架势,显然是已经掌握了某些实锤。
这种表现如果出现在外交人员身上,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是虚张声势。
但刘毅之前的言语和行为,已经“证明”了他的纯军人思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不认为一个性子耿直,言语激进的人,有能力作出如此浑然天成的表演。
反倒利用已知情况,干出咄咄逼人的事,更加符合他的行为特点。
基于这个判断,台下深谙明哲保身的“聪明人”们,马上有了判断。
纷纷摆出冷漠脸,以撇清关系。
别说不相干的人了,就连杵在那的男人也不再废话,直接将话筒交给了身边的人。
他也要撇清关系,以免别人的好处没沾着,反倒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瓦塔西瓦……”接过话筒的亚洲脸女记者一开口,刘毅便知道了她来自于哪儿了。
等对方一大段话说完,从女军官的翻译中得知。
对方说话虽然听起来柔柔的,而且全程一副非常有礼貌的模样。
但内容却是在质问,当老美、岛国和比国三个小组,被无数敌人围攻时。
附近的华国小组,为什么冷漠旁观,没有伸出援手。
等岛国记者的话被翻译成英文后,场内场外的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了刘毅的脸上。
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刘毅听着这话,心里冷笑连连。
当然了,大庭广众之下,他肯定不能笑出来。
而是一脸严肃的说:“你可能对当时的情况不太了解。
事实上,我和我的战友们,发现三个小组被敌人分割包围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作出了营救的决定并付诸行动。
因为我们此次参战,全员只携带了轻武器,火力强度只有进入中近距离,才能有效发挥。
所以,我们小组七人,从敌军间隙中冒险渡河,并隐蔽穿插至,距离交战区域一千米左右。
就在我们准备按计划,构建梯次阻击阵地的时候,一只处于沉寂状态的老美小组,忽然开始突围行动。
全员突围成功后,驾驶全地形车迅速撤出战场。
随后,岛国小组同样开始突围。
遗憾的是,他们的突围方向,与我方的阻击阵地刚好相反。
而仅剩的比国小组,因为阵地地势不利于防守,在极短的时间被,已经被百倍的敌人,彻底合围并突破防御。
已经失去了营救价值。”
岛国记者安静的听完了女军官的翻译,重新将话筒送到嘴边,用隐隐带着质问的语气说了一串话。
措词很委婉,但核心意识是,怀疑华国小组根本没有救援的意思,只是在袖手旁观。
刘毅说话时,已经控制住了心中火气。面对着质疑,内心和表情都非常平静。
因为,这个问题完全在事先的预料之中,刘毅脑子里有着完整的应对预案。
沉声回答反问对方:“如果你是我们,当时意图袖手旁观的话会怎么做?”
问题反推到对方面前后,刘毅又补充道:“当时虽然因为天气原因,监控卫星无法正常工作。
可我们所有人的GPS轨迹,包括每一个人的运动时间点,都有完整的记录。
虽然没有敌人的,但是相信三个小组,在战斗进程中,包括事后,都有详细的描述。”
刘毅反问,并不是真的向让对方回答。
给了提问的记者一些消化的时间后,继续说:“如果我们想退走。
发现情况不对时,只要迅速关闭定位芯片,并跳到外围就可以了。
毕竟当时周边区域内的所有敌人,已经全被被受困的三个小组吸引。
我们只要离开交战区域,就可以自由的向任何方向穿插。
你认为,我们有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从敌人的间隙中,向交战的核心区域穿插吗?”
刘毅的解释异常强大,反正当时的具体情况,外人只能通过GPS移动轨迹来做判断。
谁能想到,七个人是被一批又批相继赶到的敌人,硬给压到了交战区域近点的。
提问的女记者其实非常清楚,从这一点上问不倒台上的华国人。
不过,在参加答问会前,岛国和老美的分析团队,已经设计好了每个提问点。
问出这个很容易被驳倒的问题,就是为了最后完成“绝杀”时,更加凸显出华国人的狡诈和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