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学
  1. 多多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4. 16、铺货
设置

16、铺货(2 / 2)


去结账的时候,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从外面跑进来,不小心撞到她。

“对不起,姐姐。”红领巾立即轻声道歉。

不能制造噪音,两个小朋友又是鞠躬、又是作揖,眼神非常诚挚,非常有礼貌。

校嘉华摆摆手,笑着用嘴型说“没关系”,内心却非常震撼。

她注意到,两个小学生脖子上挂着借阅证,手里捧着绘画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刚刚,校嘉华也想买这套画册,想拿回去教育校大宝,人生要“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但是带袖章的营业员告诉她,这套书的简绘版,只能去二楼借读。

而新华书店二楼的借阅室,只对本城户口的人开放。

一张小小的借阅证,无形提示着她,城市和农村的距离。

校嘉华上辈子出身魔都,比任何人都清楚,“无产”和“有产”的差距。

这一世,她似乎看破红尘,只想在青河村偏安一隅,混吃等死。

但现在,她意识到,如果想让校大宝和小石头有更好的未来,就要孟母三迁,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她必须想办法进城,在合适的时机。

.

买完书已经来不及吃晚饭,校嘉华一边往回走,一边用早上从家里带的干粮充饥。

路过巷口,她撞见一个老太太,挎着篮子,正紧张地东张西望。

老人很瘦,早早地穿着旧棉袄,裹着头巾、缠着小脚。

瞧她打扮,十有八、九是郊区的农民。

似乎判定校嘉华面善,老人撩起篮子上的毛巾,战战兢兢地开口。

“姑娘,您要不?”

她小声问着,两只小脚还在不安地晃动,似乎随时准备被拒绝。

校嘉华看了一眼竹篮,满满的都是山货和零嘴,有杏仁、松子、牛肉干什么的。

这年头投机倒把是不允许的,校嘉华并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她不爱吃零食,但大冷的天,老太太挺不容易的。换两斤回去,积德行善,也给校大宝和小石头解馋。

老太太已经干等了一上午,听校嘉华愿意,简直如临神赦。

她搓着冻红的枯手,为了节省时间,也不敢称量,凭感觉打包,只多不少。

这时,校嘉华抬头,意外发现,对街有一家邮电局?

她改变了主意。

也许某人也需要被“奖励”一下。

“阿姨,全都给我包起来吧,我要寄给我丈夫。”

校嘉华怀里,还装着昨晚写给白恪言的信。

热乎乎的,带着她的体温。

.

校嘉华回到供销社公司,和梁高峰、许主管一起,协助司机师傅验货、装车。

忙到下午三四点,一辆东风老军帽终于装得满满当当。

车头前面,秘书还用红绸布,贴心地绑了一朵喜庆的大红花。

可以出发了。

许主管对校嘉华的能力持保留态度,还是尊重“女士优先”,把副驾的位置留给她。自己则和梁高峰,挤后车厢。

“路上注意安全,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王展发和几个秘书、助理,冲他们挥手送别。

校嘉华摇下车窗,大声回应:“王经理放心,我们会尽快卖掉,尽快给您回款的!”

鸣笛声雄赳赳、气昂昂,一行四人驶离了公司大院。

黄土飞扬里,司机大叔把卡车开得很平稳。

离家乡越近,校嘉华的心反而越忐忑。

尽管,她很清楚,供销社这种变相的零售终端,迎合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站在风口,根本不愁销路。

在时代浪潮里,每个人都只是一颗沙砾。她改变不了什么,只想尽力改善她和身边人的生活。

“校同志,咱们没走错路吧?”

刘师傅指着前面的村口,打断了校嘉华的思绪。“怎么这么多人?”

嚯,校嘉华一看,瞬间清醒。

村长支书,男女老幼,齐刷刷站在村口,冲他们招手。吹唢呐、敲大鼓的手艺人身后,还高举着手写的欢迎横幅。

怎么形容呢?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校嘉华终于体会到了白云大妈当年的感受。

她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