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李易是要推广天下,拼音在京兆府已算成功了。
许多大家族看着干瞪眼,根本阻止不了。
拼音带动的是许多人识字了,即便这代的人无法考科举,他们还有孩子。
他们能够教自己的孩子认字,等孩子考科举,或者是直接在县里寻个小吏当。
看看考科举的比例,大部分都是官员子弟。
其他的也是隔代有官员,然后才是小比例的自己学出来的。
世家想拦,找不到办法。
比如说把报纸全买了,蕃邦厉害吧,一天三十万份,李家庄子照样印。
“甚好,甚好。”李隆基开怀,吩咐:“快马去李家庄子问问,有今天制作的血肠没?有的话快马带回来,给诸卿加菜。”
高力士跑了,别人不放心。
“午后没什么事情,吃火锅,喝一点酒。”
李隆基心情好,准备在工作的时间跟五个臣子饮酒。
隔天报纸上出现了珠算口诀,果然是一片哀叹声和一片称颂声。
“师傅,徒儿家中有事,无法再与师傅学习珠算之法,徒儿给你磕头了。”
长安城中,一个铺子的账房带的小徒弟找过来。
嘴上说着话,跪在那里磕了三个头,起身离开。
徒弟为了学珠算,一直在干别的活儿,师傅不教,得等,等师傅满意了,才会传授一点。
原来小徒弟也不识字,识字也看不懂九章算术什么的。
现在识字了,跟着别人看报纸,很努力地学拼音。
今天的报纸上出现了珠算口诀,那么多呀。
既然师傅不愿意教,还学个屁,自己找把算盘,比照着报纸上的自学吧。
“唉!”当师傅的一声叹息,少个免费的劳动力。
关键是以后想找免费的劳动力也不好找了。
“李易呀,害人啊。”另一个有三个徒弟的账房更难过。
难过之余,又发现对照着口诀,比自己的那个套方法更好学,连忙跟着改一改。
紧接着工盟忙碌起来,许多人要买算盘,自己做,不好磨那个珠子,买起来省事。
“东主,报纸卖没了,大家还想买,要不要加印?”
李易守着一口蒸锅,掐算着时间等待的时候,宋德寻过来。
“是珠算口诀?单独印口诀,一文钱一份,不然成本太高,这广告费都折算完了,加印也不加钱。”
李易心疼报纸的成本,既然要口诀,专门印,那些人太懒了,不会自己抄?
果然,印珠算口诀,别人就很满意,一钱一份,买了收好,有的人甚至买上十份。
在他们看来,抄的容易出错,印的保证没问题。
而且都迷信了,只要是李家庄子印的东西,学起来比别的时候快。
比如某某家的孩子,在族学读书,写字一直不好。
某一天突然用了报纸的背面练字,不出半个月,比一起以前练半年的进步还大。
居然还有很多人信,并且证明自己家的孩子也是。
甚至有的族学,专门找来报纸给族中子弟用来学习和练字,据说效果明显,可惜报纸不好找。
李易不管别人怎么传,他新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制作罐头的新方法,不需要再使用瓷瓶了。
新的器皿需要联合使用,之后准备看看保质期,然后推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