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到了未时四刻,冬日昼短,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天黑。
折可求只带了六千人前出观察敌情,其余的则被其人要求在前锋构筑的小营侧后扎下大营。
这个时代的攻城战动辄数以月计,且攻与守并不是一成不变,攻城方一个不慎就被守军翻盘的例子举不胜举。
因此,攻击方只有先扎下硬寨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放心发起攻城战。
折可求是地头蛇,太原府周边的地形早在脑中,现地勘察只是为了确认敌军的规模c士气等情况。
清源县城南可供大军通过的开阔地大略是个双口漏斗形,新附军立下三座营寨正好处于左侧较粗的“漏洞口”上。
远距离观察了敌营的规模,折可求估计三座营寨中敌军大约有八千人。
同军的统兵将领很狡猾,在这个位置立营,并将贺权安排在营中,明显是想以此为诱饵,吸引宋军来攻打。
营寨后面的清源县中肯定有更多的同军兵马,坚城与营寨互为犄角,再配合敢战的兵卒,经典的防守反击战术。
守多必失,同军能够不断打胜仗,其统兵官肯定知道这一点。
因此,折可求估计,在清源县城和南面营寨以外,应该至少还有一部足以威胁宋军后路安全的同军人马。
如此,内外结合,这套战术才算完整。
但任何战术都不是万能的,必须结合敌我双方的形势加以灵活使用才行。
不然的话,就是要人命的纸上谈兵。
对宋军来说,最大的变数是同军围绕清源县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这是决定他们能否硬吃清源县敌军的关键问题。
之前得到的情报显示,进入河东路的同军总兵力数在两万左右。
加上降军,可以达到三万多人,最多不超过四万。
折可求相信这个情报没问题,因为兵力再多一些的话,以同军的强大战力,完全没必要玩什么花巧,直接顺着太原府一路往南进攻就完了。
而敌人围绕清源县进行的兵力部署,加上降军,肯定不会少于两万人,但最多也不可能超过三万,因为他们还得留下足够的人马坚守东线的退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几年前,确定与同舟社的对抗不可避免之后,折可求便一直在搜集分析相关情报,其中就包括徐泽及其麾下主要战将的作战特点。
驻地紧挨河东的同军第三军军正李逵自然是折可求的研究重点,但直到同军进攻河东路之前,其人对李逵的了解还是极少。
原因很简单:在这之前,李逵就没有一个能引起宋军关注的战例。
折可求只能从同军第三军进攻河东路后的几战分析李逵的作战特点,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人打仗很“莽”。
放弃进退自如的东线,将主力放在容易被包围的西线打突击,如此违反常理的操作倒是有极大可能击溃一路宋军,确实符合莽将的作战特点。
但折可求绝不相信徐泽会任用一个莽夫攻略河东路。
同军若是直接放弃东线,任由宋军主力拿下榆次又继续北上拿下赤塘关和石岭关,其东c北两面的后路将被彻底断绝。
如此取死之道,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做。
所以,折可求判断围绕清源县作战的同军绝不可能超过三万。
如果西线宋军只有其人一路,甚至加上刘光世这一路,都有可能奈何不了两万左右的同军。
可要是再加上姚古这一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枪枪见血的战场,终究得靠实力说话,在绝对的数量优势面前,敌我双方质量上的差距完全可以抹平。
何况,此次来援的宋军都是精锐——运动战稍逊,阵地战一流的精锐宋军。
到达清源县之前,折可求最担心的就是行军途中遭遇同军突袭。
所以,其人一路上才会采用极度小心的滚动部署,并一再提醒友军务必要步步为营,不给敌军可趁之机。
攻与防战争哲学辨证统一,精于扎硬寨守坚城的宋军在战术上虽失之于灵活,却比机动性更强的辽c金两军更清楚如何破寨。
只要不打运动战,就回到了宋军擅长的领域。
依据有利的地形,扎下坚固的营寨,数量庞大的精锐宋军就不惧任何敌人。
只需要等到大军顺利合围,清源县周边的同军别想逃出生天。
确认了敌军的规模和作战意图后,折可求命两个指挥对其营寨进行了一次试探攻击,以进一步确认敌
军的人数c士气c火力配置和作战决心。
这一波的试探,得出的结论是敌军营寨中没有发现最令宋军兵士惧怕的大炮,且守军稳得住,即便攻城的宋军很少,也没有出寨反击。
夫战,勇气也。
既然敌军营寨中没有大炮,就要主动攻击,以此鼓舞本方士气。
折可求便将带出的六千人马分为四部,一部用于机动,另三部轮番攻打敌军大营。
其人并没有靠这点人就拿下敌军营寨的狂妄想法,而是进一步试探敌军的火力,逐步破坏敌营的防御体系,并鼓舞本方士气。
一轮三波攻击之后,河东路宋军付出了十余人的伤亡,堪堪清除了同军营寨最外围的一具鹿角。
看起来很儿戏,但这才是战争常态,对士气的鼓舞效果也很明显——敌军士气低下,甚至不敢出营反击,攻城伤亡极小。
在折可求指挥麾下兵马进行第三波攻击的时候,鄜延路兵马终于赶到。
刘光世带来的大军中有四千人的马军,是此战中最大建制的宋军骑兵。
其人之前预计河东兵马已经与同军战作一团,乃生出一计:命马军散开队形,以马尾拖动树枝制造灰尘恐吓敌军。
冬日的下午,天干尘多,四千马步军造出的灰尘漫天,声势非常骇人。
新附军营寨上的兵士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汾河对岸的情况,顿时受到了影响,防守节奏被打乱,攻城的河东宋军趁机破坏并拖走了三具鹿角。
同军一方,发现敌人援军到来后,沙振就率本部兵马出城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