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学
  1. 多多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春秋小领主
  4. 第九十四章 强按牛头去喝水
设置

第九十四章 强按牛头去喝水(2 / 2)


赵武曾经在一副摄影作品中看到一个老人左手抓着三支箭右手拉开弓弦弦上还搭着一支箭——他对这个姿势感到很好奇便找“狗狗”搜问了一下据说:这种姿势是一种连射法是宋末蒙古人发明的。

用这种姿势射箭每个指头缝里夹着一支箭弦上的箭射完持弓的手只需用大拇指一拨拉箭杆顿时呈水平状态右手便可以直接抓住箭杆尾端在一个呼吸的时间内将第二支、第三支箭射出去——武侠小说中把这个技巧称之为“连环箭”、“闪电三击”“三连射”

赵武只记住“三连射”的大概姿势但他身边有潘党这种连射法让箭术大师一整理立刻成为了赵氏必杀秘籍……如今赵兵操练的就是“赵氏三连射”。

实战操练。

赵武憨厚的笑着拿过一张弓向魏绛解释:“这种方法我们也是初次使用儿郎们正好借这个机会操练一下……你瞧这手法射出的箭虽然密如暴雨但也就是能唬唬人而已。”

魏绛接过弓一指台阶上不停滚落的许兵说:“怎么会?我看你不停的把人射落下来。”

赵武答:“但更多现象的是:身上插满箭还活蹦乱跳的许国勇士。”

魏绛马上低头观察赵武递上来的弓一看他就明白了这种弓比较短小似乎是骑兵用的弓。

“这是骑弓这种射箭手法不能使用步兵大弓因为步兵大弓的箭杆粗大单靠指缝的力量夹不住;而且为了快速射击弓也不能拉满所以这种射击手法射出的箭伤害力并不大。”

弓箭到底用多大威力虽然有人说弓箭仰射能达到半公里。可是“六四”手枪也可以仰射测算其最远射击距离毫无意义因为武器追求的是伤害力——六四手枪能造成“有效伤害”的“有效射程”是二十五米。弓箭如果有效射程能够超越手枪那人类就没必要发明手枪了。

所以赵武来到这个冷兵器时代才发现影视作品害死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弓箭威力巨大但现实中大多数普通士兵射出的箭只需一层薄薄的软甲就能挡住。而自从上战场以来他的防御目标一直就是像养由基、潘党这样能射穿七层甲的非人类变态。所以自然看不上这种骑弓射出来的小箭。

对于赵武这种追求完美的表现魏绛不以为然:“人世间像养由基、潘党这样的变态毕竟少数。这骑弓虽然软但给敌人造成的伤害也不小……咦我本来就奇怪你为什么不带战车原来你家的骑兵能在马上射击这可是好东西。”

魏绛说完顺手把那张骑弓递给——自己的儿子。魏舒赶紧郑重收藏起来。与此同时魏绛说着闲话引开赵武的注意力:“这座宫城久攻不下军将有什么办法?”

赵武眼睛盯着那张弓看到自己来不及反对魏舒已经让人收藏起来他心不在焉的回答:“奇怪了我听人介绍说这许国是‘肉袒之国’肉袒服罪就是许国国君发明的怎么这次他抵抗如此坚决?

不过没关系许国宫城兵力少不可能处处防卫。这座宫城虽然用围墙环绕起来但人造的围墙人就能拆毁它我就等你来干这件事。我的兵在正门与许兵相持很久了你的兵刚来随便到附近拆毁一栋房子把房梁拿来当撞木看哪段墙不顺眼你就撞毁它。拆了木屋的板材我们做梯子……”

所谓“肉袒之国”是赵武发明的称谓他说的是许国国君曾两次光着身子背负荆条向楚国国君“负荆请罪”——这负荆请罪的手法原创就是许国国君后来廉颇在戏剧《将相和》中毫无创造力的“山寨”了许国国君的做法。

其实“负荆请罪”到了春秋末已经不管用了。在战国的廉颇时代还用这招铁定落伍。

比如许国国君前两次在遭受楚国攻打时用了这招第三次还用就落伍了——楚王不吃他那套许国国君只好改了。他的新创意是搬迁为了躲避周围国家的吞并他不停搬迁自己的国都。现在的国都叶(今河南叶县西南)是他们两年前搬来的。

据说最后一任许国国君称之为许元公死于公元前482年也就是数十年后。但那时的许国徒有虚名因为他们每三年一搬迁颠沛流离结果许国最后建国何处整个春秋都无人知道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魏绛先是赞叹赵武一句:“高妙这计策匪夷所思……我的兵伤亡很重而许国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没时间把兵力消耗在这里。至于这个‘肉袒之国’为什么强硬起来我们无需关切我们的霸权不是靠怜悯与仁慈建立的——我们的任务是惩罚!许国本没有实力却偏偏要显示自己的倔强那么好吧我们就让他尽快看清自己的实力。”

魏绛说赵武的计策匪夷所思是因为他被思维定势局限住了在他的习惯中走路要走大门不能翻墙所以面对宫城的围墙他有点束手无策但他没想到只要把墙砸出一个豁口来整堵墙处处是大门。

赵武苦笑一声:“攻击前我曾经劝降许君但我的声誉似乎不太好许国人坚持不投降——你先把围墙拆了做出建造木梯准备攀爬土台的姿态我这里做出纵火的姿态然后由你出面劝降。”

魏绛深深的看了赵武一眼转身离去……

魏绛的声誉似乎比赵武高出不止一点等魏兵撞破院墙攻击到宫城台阶之下时原本面对赵兵誓死不降的许国君臣一见魏绛的旗帜爽爽快快毫无犹豫的投降了——他们表现的如此痛快让赵武满腹充满委屈。

“人品问题啊!看来我在郑国烧杀劫掠弄得人人都不相信我憨厚了……什么世道。”赵武低声抱怨。

此时许国大臣正在郑重的请魏绛登台——那些大臣连正眼都不瞧台下打着主将旗的赵武连魏绛那厮也不看赵武他神情严肃的整理着冠带而后伸开双手让双臂呈水平再双臂抱拢行了个春秋标准拜见礼嘴里唱礼道:“晋国正卿、新军佐、领司农事、中尉(国君高参)魏绛拜见许君请求登台接见。”

旁边的许国行人(外交官)用不紧不慢的嗓音喊道:“寡君答礼——晋国是上国晋侯是诸侯之伯。上国正卿来此请恕寡君身体欠佳不能降阶亲迎请上国正卿依次登台。”

魏绛再拜:“外臣受寡君托付而来身负寡君使命请许君降阶迎候。”

魏绛坚持不肯先登台非要让许国国君到台阶下面来迎接自己——春秋时国家外交争的就是这个这叫:恰当的外交礼仪、合适的外交规则。而现代人把它称之为“面子”。

许国国君不参加盟会你说是逆反心理也罢是不堪忍受霸主的贪婪所求也罢但无论如何身在这个讲究规则的社会里你就必须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你不想向老大交保护费也好!且去悄悄经营自己的势力等自己做老大后不但不用交保护费别人还给你交。

但如果你本身没实力做老大又无心埋头发展经营自己的产业还要动不动犯拧跟老大找别扭按现代的话说这叫“犯贱”这叫“找抽”。

晋国军队是来问罪的目前已经不是“兵临城下”了是堵在家门口抓人的问题许国国君还要自持国君的身份要求晋国八正卿之一、胜利的晋军副将自家个登台求见——这不是“找抽”什么是“找抽”?

许国大臣脸色不好看还想僵持几句身后不甘心被冷落的赵武丢弃了憨厚的面具阴阴的补充了一句:“要不然我们打上去反正也不差那功夫了……或者我们不上去射火箭上去焚之!”

赵武之所以有这个灵感是看到许国的宫城山想起了阿房宫想必阿房宫也是类似的建筑它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宏伟壮观……但台子上都是木质建筑一个火把丢上去宫城山就成了一座大烽火台燃烧起来那场景一定很漂亮。

许国大臣打了个哆嗦决定不在僵持……于是巍峨的台榭顶端传来一声咳嗽许国国君在侍从的搀扶下迈下了陡峭的楼梯——许国屈服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