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伯乐我有压榨为主(下)
在管仲的“金(铜)盐”政策下当时的食盐成了奢侈品而晋国是内陆国家虽然就近有座盐池有座铜山不怕齐国的经济大棒并从齐国嘴缝里夺得霸主地位但在国内民用食盐还是昂贵的。
不过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仲让食盐成为奢侈品老百姓就腌咸菜以此钻食盐政策的空子。
随着管仲政策的推行春秋时代就诞生了“菹法(也就是腌咸菜)”以加工蔬菜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腌制品此外还有腊、脯等咸肉干、鲍鱼、鱐等咸鱼干的流行……于是中国独特的咸菜文化诞生了现代人也把这种文化称之为“酱文化”——据说这“酱文化”的极致就是:“我是来打酱油的”。
赵武的瓦罐里肉糜粥没有盐分也没有酱油但赵武像个熟练的春秋人一样蹲在地上把那碟咸菜倒入粥中从提篮里摸出一双青铜筷子在粥里搅拌一下而后拿起大饼卷起肉脯喝一口粥啃一口饼。
饼是当时晋国最流行的食品晋文公流亡的时候文公夫人提前为他烙了一个星期的大饼烙好的大饼堆满了一辆广车。晋文公依仗这些大饼连续穿过卫国、曹国的荒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回国后他认为最好的食品是大饼于是大饼就成了晋国的贵族食品。
晋文公的事过去两百年了现在大饼已成为晋国士兵的普通食物。
赵武饼里夹的肉脯也有意思这肉脯其实跟春秋时代的肉脯只是形状一样但加工方法完全不同——嗯也就是赵武在一次烤肉的时候嫌烟火气太重于是他发明了铁板烧所以这肉脯其实就是铁板上烤出来的。
遗憾的是赵武发明的铁板烧烤也有人看不上眼随后有人改进了烧烤的铁板由此平底锅诞生了——现代西洋人把这种春秋平底锅称之为“中式煎锅”。
齐国来的车手“后”端着瓦罐蹲在赵武跟前他一边喝粥一边看着赵武毫无贵族形象像个老农一样蹲在地上喝粥憋了半天他说出一句话来:“我刚才看了普通士兵也吃的是这些食物只不过他们饼中的肉脯分量少了一点……如此说来赵城的士兵吃的真是好。”
后这句话是牢骚——百年前齐国与曹国交战曹国著名的贤人曹刿曾经说过一句话“肉食者鄙”这句话里充满了酸溜溜的气味可见连当时的卿大夫也不能天天吃肉。
赵武笑了一下仔细的喝完瓦罐的粥放下瓦罐回答:“其实我很穷全晋国都知道我赵氏小武穷我穷的赵城没有多余的粮食穷的要拿熟练工匠换粮食……
这些肉都是去年秋猎储存起来的。我们吃肉多是因为赵城虽然耕地少但领地里都是大山不产粮食产野兽所以我们吃的肉稍多了点——全是穷的我们穷的只能吃肉了!”
这话很气人。
“后”诧异的看了看赵武:“宗主是说:你穷的天天吃肉了……这种穷日子我也愿意过。”
新来的几位教头哄笑了起来。
齐国人嘴贫这是稷下学宫带来的风尚他们就喜欢跟人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