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节 在船上
现在这份计划已经贯彻到所有指挥官的脑子中每个人都被训练成本能的按照计划去做。保证绝对不会走样。
不过比起敌前登陆来他们有充分的优势那就是榆林堡的接应。榆林堡的规模太小不足以作出充分的保障性接应但是在情报上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从建立榆林堡那天起常驻榆林堡的王涛就按照指示不断的将当地的水文潮汐和气候状况用电报和书面的方式发回临高。
测绘队在20世纪的地图基础上重新勘探绘制出了更精确的地图来远程勘探队勘探了周边的水源和自然资源状况。不久前一个气象预报小组也带着设备来到榆林堡设法进行当地的短期天气预报。
在情报方面他们的准备是够充分的除了从榆林堡搜集还专门从大图书馆的资料库里找出了所有关于榆林-三亚地区的水文、地理、资源和民情资料。这些资料被分类整理送到企划院的巨人计划行动办公室来。
现在他们比本时空的任何土著对榆林地区的了解都多在规划图上哪里建设宿营地哪里停泊船只哪里修建第二条栈桥……已经全部做好了具体的规划。
现在三亚地区军事委员会的四个人――暂缺田独矿务局局长正在等候天明的曙光按照计算天亮前后他们将正好抵达榆林港地区。
一名通信兵敲门进来送来了榆林堡的电报。
电报里是最新天气预报:今日榆林地区晴东北风3~4级海面阵风5级浪高15米。席亚洲看了一眼说:“这是谁做得预报?他从哪里得来的基本信息?大明的气象卫星吗?”
王洛宾说:“这是榆林堡气象小组的发来得。可靠性很高。”他是这么说但是到底是不是可靠心中无底。这里比临高的条件更差临高好歹有丰城轮上的气象雷达可用这儿大概就是靠着自己念小学的时候见过的“简易气象站”在搞预报。
“不管高不高天亮我们就行动船到门口了不能不进去。”李海平说。
“再不上岸就算上岸了这三千人也没法用了。”卓天敏发出呻吟声他晕船折磨得很痛苦“今天能上岸的话还能休整一下。”
再不尽快实施登陆船上的人的士气和体力就要耗光了。这是企划院和总参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他们把输送人员看做电脑游戏一般:人员只是一个数字。没有一个人估计到帆船时代长距离航渡的严酷性。
起航三天之后在三亚一号上在所有的人员运输船上挤挤挨挨的吊床上躺满了因为晕船而呻吟的人。
不管做多少天的适应性训练依然有许多人在长达6天的航渡中晕船呕吐物的气味和海水的腥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船只在航行的时候海水从舱盖口的栅栏孔里冲进来舱室里始终是湿漉漉的每个人的衣服都不干。因为人太多上甲板透气要轮着进行。每人只有十分钟从这点来说还不如小一点的船。
伙食是草地系列干粮:人太多厨房无法同时为这么多人提供热食士兵和劳工只能啃坚硬的草地系列海军专用饼干:用水、盐和面粉烤制出来的耐储食品味道古怪――这个味道只有那些还能吃下东西的人才能体会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吃下任何东西。
少数人不在乎风浪:胡五妹和几个人正打叶子牌。他已经被证实任命为安游乐市的市长了。他手下有一支三百户的移民队伍。
派遣他带领移民到榆林去建立一个新市镇的任务是征求过他的意见的胡五妹表示愿意去条件是给他一千亩上好的土地山地也行只要是能种树的。
他在学田庄当庄头日子不长但是显露的农田经营能力和理念让吴南海颇为刮目相看。胡五妹在本时空堪称一个成功的经营地主当初他在广东种靛蓝养鱼在山上种植果树和药材。要不是世道不好他原是可以在农业上大展宏图而不是半路出家来当海盗。
“可以。”邬德毫不迟疑的答应了“给你三千亩都可以不过必须是你自己管理自己雇人种地不能佃给佃户。”
“我才不要佃户用长工好了。”胡五妹说了之后忽然拍了下大腿“崖州那地方没地方去雇长工……”
“放心会有得。”
胡五妹原本是想当个地主现在发觉自己要当官了兴奋之余不免有些惴惴自己可从来没当过官儿。
他被安排上了一个短期行政训练班学习如何按照《行政手册》进行管理为了确保这个前海盗能够正确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民政委员会另外委派了一套班子来辅助他包括秘飘天文学网员。
胡五妹原本跟着他当海盗的兄弟子侄还有听说他洗脚上岸之后来临高投奔的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想跟着他移民上榆林去了――有亲戚当官这种好处怎么能不好好利用?
但是民政委员会不批准这批热心的“积极分子”――要让他们去了这安游乐市不就成了胡家寨了!去了个胡逊来个胡五妹而已。最后胡五妹只带着至亲的几户兄弟子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