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学
  1. 多多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我要做皇帝
  4. 第九百六十二节 官员倒逼战争
设置

第九百六十二节 官员倒逼战争(1 / 2)


长安又一次考举落下了帷幕。

这一次参考士子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

总共有接近两万人报名!

如此多的人参与以至于整个长安的商业和贸易在考举前后的这一个多月繁荣的不像话!

无论是卖奢侈品的还是经营日常用品的反正只要是做生意的都赚的盘满钵满。

当然主爵都尉衙门也趁机刷了一波脸。

在公孙弘和主父偃的主持下主爵都尉衙门借着考举的机会从长安九市收上了接近千万的税款。

仅此一项就几乎相当于关中去年一年田税的三分之一强了。

这让公孙弘和主父偃的信心爆棚。

但对刘彻来说本次考举的落幕意味着麻烦的上演。

“四千多个工作岗位啊……”刘彻将御史大夫衙门上奏的奏疏放在一边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这就是考举对于现在的汉室政权的最大考验了。

跟每次只取几十个撑死一百多的科举不同。

考举一次录取人数就是数千。

而且录取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

就像后世的大学生一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口袋慢慢的鼓起来。

他们肯定会选择将自己的下一代送去读书识字。

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最终曾经的风流才子变成明日的市井说书人。

而这却对现行的考举制度造成了冲击。

因为工作岗位不是想变就能变出来的。

特别是现在汉室地方六十余郡绝大部分的职位都已经有坑了。

强行把人踢掉塞进考举士子不仅仅是对国家的不尊重更会产生很坏的结果。

想想看吧。

崇祯让李自成下岗然后李自成就武装上访让崇祯在煤山上吊了。

所以其实现在可供安排的职位也就只有那些到点了退休的人的职位。

刘彻前几年已经将这方面的潜能挖空了。

再想指望靠着以新换旧并不现实。

但放着这些考上的士子不给他们安排工作岗位也是要出事情的。

典型的就是黄巢。

英雄豪杰流落在体制之外会有怎样可怕的结果。

历史书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了。

所以在实际上而言。

“这是在逼着朕去扩张啊!”刘彻放下手里的笔。

他刚刚绞尽脑汁从各衙门清理了五百多个到点了还没退休的老干部给与他们加官一级的荣誉让他们致仕从而腾出了五百多个岗位来安置这些考举士子。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幸亏去年搞了个大新闻把齐鲁洗了一遍腾出了至少两千个岗位。

因此今年勉勉强强算是能蒙混过关了。

但明年呢?后年呢?

而且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长未来汉室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这在一方面会要求刘彻开始改革考举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但这门槛肯定不会一下子就拔高太多。

难度是会随着士子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

于是摆在刘彻面前的就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扩大内需发明一些新机构来安置越来越多的考举士子但这新衙门不是想成立就可以成立的。

现在的官员薪水虽然低但也不少了。

哪怕是最低级的百石小吏一年薪水也要给其一百石粟米外加一定的现金。

更何况刘彻自己还作死的搞出了津贴和补贴制度。

所以随意增加机构的话只是饮鸩止渴最终除了重蹈北宋杯具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而第二条路就是减少录取人数。

但减少录取人数就会提高考举逼格。

很容易会让那些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产生——劳资比别人高级的错觉——虽然他们一直都有这样的错觉。

但考举却可以让他们知道——你们不比别人高级。

而第三条路……

“用大汉的剑为大汉的官去获取属于他们的工作岗位……”刘彻似笑非笑的摇着头叹息着。

这也是唯一可以实现的出路。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只要打下一块地盘就得在当地建立政府实施统治。

就像现在的安东都护府那样每年都能固定为刘彻消化至少几百个士子。

而且这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世界这么大。

哪怕未来在遥远的中亚和西亚以及南亚实行的殖民和分封统治。

那里也需要官员啊。

需要官员就需要考举士子去占坑。

然后慢慢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也会开始要求更多的官员。

如此才能确保不出问题。

“看来对匈奴作战确实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发啊!”刘彻感慨一声。

五年前他搞出考举纯粹只是想刷声望收买人心而已。

却没有想到五年后他弄出来刷声望的工具逼着他和整个国家不得不投入战争中。

因为假如不给越来越多的年轻士子找到工作岗位的话。

大汉王朝就迟早药丸。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