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文学
  1. 多多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走进不科学
  4. 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
设置

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2 / 2)


不过考虑到老苏眼下已经算是完全体不像1665副本中小牛那样还是个青春版。

因此徐云一度认为他就是靠经验想到的这个层面毕竟灵光一闪的先例在科学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过如今看来。

老苏对于‘力’的探究——或者说认知雏形应该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横渠先生。

指的便是张载。

张载是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也是北宋五子中最有名的一位。

他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

当然了。

比起张载的名字他所说的一句话可能知名度更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没错。

这句90%宋朝之前的穿越文中都会出现的名言便是出自张载之口。

与此同时张载也是古代比较少见的地圆说支持者。

说起地圆说后世一般认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了地球这一概念。

等到了公元前3世纪。

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则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且计算出了地球的直径。

而在华夏古代地圆说的支持者也有不少。

其中最有名的属于东汉张衡浑仪注中的一句话: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同时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也有记载记载: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也就是黄帝问天地之下是什么?

岐伯说天地之下什么也没有是一片太虚。

接着黄帝又问太虚是什么?

岐伯说天地是浮在其中的空间。

不过可惜的是。

由于各种原因古代华夏并没有将地圆说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个朝代只是零散的存在一些支持者直到明朝时期才会开始真正改善。

当然了。

眼下的1100年在时间线上和明朝相隔不算太远(相较于汉唐来说)因此地圆说的支持者倒也不算特别罕见更算不上异端。

而老苏所说的张载便是宋代最有名的一位地圆说学者。

张载在自己最为重要的作品正蒙曾经说过几句话:

“地纯阴凝聚在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

“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

“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星辰随之。”

当然了。

其中第二句的恒星指的并不是恒星而是固定的星体。

除此以外。

张载也认为物体会下落是因为‘物皆有磁’:

大地下方的某个深处存在有一片空间其中的土壤具有特殊的磁力所以才会吸引着物体下落。

而人没有被完全吸进地心则是因为被表层土壤挡住了。

所以他告诫后人不能把地面挖太深以免把表层的土壤挖光导致所有人都被吸进地底。

实话实说。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张载的论点其实有挺多错误的。

比如吸引物体下落的并不是磁力又比如我们脚下的‘表层’极深足足多达六千多公里。

哪怕是后世毛熊的科拉超深钻也才挖到了地底12262米处。

如果假设地球是个三十层高、每层之间有20级台阶的建筑。

那么后世人们只不过是站在顶楼的入口朝下走了

一级台阶罢了。

所以别说把地面挖塌了地球哪怕是啥事不干让你去挖人类也不可能把大地掏空。

不过还是那句话。

以后世相对成型的认知体系去评论一千年前的某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张载的这些观点可以说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性质上已经触碰到了引力的范畴。

可惜张载并非是专业的物理学家甚至没有经历过太多物理知识的教育。

因此在提出了观点后他也没有能力去论证自己的推理而是去推论起了理学。

不过受张载影响老苏明显具备了一定相关的认知这显然是件好事。

因此在听到老苏这番话后徐云朝他微微点头有些敬佩的说道:

“横渠先生学究天人他所提出的磁力一说虽然不算准确但离真相也非常接近了。”

随后他用脚踩了踩地面布鞋与地面发出了夯实沉闷的接触声:

“根据风灵月影宗的手札记载咱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叫做地球是一个近似圆形的球体。

而吸引物体落下的便是一种名叫重力的力。”

注:

怕被说灌水啥的解释一下这两章会有一个很长线的伏笔也是这本书重要程度前三的一个伏笔诸位可以考虑放个眼在这儿。

对了这个月应该有十个粉丝称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评论区四个盟主大佬估计要舵主以上才有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