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和会试的规模可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全国上下,这三年之中考出来的举人,全都要汇聚在这里参加会试,可见其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不过这里是上京,是一直以来的科举重地,而他们考试的这个地方,是国子监特意准备出来的,每三年都会用到。
所以有之前许多回的经验,她们前来考试的人自然多,但依旧井然有序的被安排进场,一点也不乱。
她本以为能像上次一样,在考试之前见一眼许邯呢,可这场面跟她想象的有点不同。
人太多,而且顺序都被打乱,想找个人那无异于是大海捞针,看来只能等到殿试的时候,人少才能见到许邯了。
她对那个学会之后就卖书的家伙相当有信心,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毕竟诗词不是问题,经典和策论周清都特意为她请了老师,还亲自上场辅导,如果这样她再考不好,那真是白活了两辈子。
“考生请再报一遍姓名。”
“晏殊。”
那发卷子的小吏抬头看了她一眼,又核实自己手中名册里的描述,对应使本人之后,才把卷子发到她手里。
这场会是比乡试要严格很多,之前还让带吃的进去,这回人家国子监直接管饭,财大气粗,而且环境还很好。
最主要的是,还要穿上国子监准备的兜衣,整场考试都不许脱掉,谁脱掉就会直接被清出考场。
这样做是免得好几道检查程序下来,还有作弊的,算是对作弊的一种阻碍。
阻挡视线的小隔间里,一沓沓的宣纸摆放,晏殊长出一口气,竟有一种参加高考的紧张感。
她提笔,沾墨,开始作答。
——
会试的时间没有乡试长,只有五天时间,第一天上午考诗词,下午和整个第二天默写经典内容,剩下三天是用来写策论的。
毕竟什么诗词歌赋都是虚的,经典内容都是死板的,背就能背下来,而策论才是重中之重,能以此考量书生们的治国之才。
晏殊看了眼题目,瞬间就高兴的不行,正是她之前练过的题材,而且她在现代也接触过类似的事,简直就是给她量身定做的。
果然啊,主角还是主角,穿越不是白来的,总要给点福利才像话。
就这样,她紧锣密鼓的写着策论,又过去了三天。
直到收卷子的走到她面前,她才从策论中回过神来,不得不说,如果真的要凭借一篇文章去解决一件国家大事,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多。
她对那方面越是熟悉,越是想的多,下笔反而不容易了。
最后她是改了好几遍,才敲定下最后颇为满意的版本。
“谢谢。”
她的考房比较靠前,走快一点的话能先出去,如果硬是要等着别人走了她再出去,那估计要等个把时辰。
晏殊五天没见到卫如切了,想的很,且这考房只能见到一点亮,里头常点着蜡烛,她现在很想出去见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