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亚青怀疑地看着唐强的手,修长有力,指甲红润光滑,实在不像一双长期和泥土打交道的手。
“我可是出生农村,对泥土有种天生的直觉。”
甄亚青此次前来主要还是见一面顺带告别的,她也该返校了,自然围着大献殷勤。葡萄干、核桃容易存放的使劲往对方行李里塞。然后又叫上了宋英烈和马晋将她送到了火车站才算完事。
“原来是这样。”送走人,马晋挤了挤眼睛,难怪抢走他的歌词本估摸是用来写情书的,“可惜最近没啥新歌。”
“哼哼,可能15年内都没有了。”唐强没好气道,“王洛宾坐牢了,15年。”
这回换马晋目瞪口呆,继而呜呼哀哉了一会儿才将此事放下,没了新歌他还是把心都扑在学业和电子辞典项目上吧!
唐强来得比较晚,项目组在过完大年初五自发集聚在五星厂,连完成任务的输入组也全员赶了过来。他们中的小组长回北京后遇到了中文速记学社的创始人,这个人和唐强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称老唐,经陈副总理批准加入到了电子辞典项目。
不等外交学院的人介绍,这人就对唐强进行了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
“我的目标是开发出一款汉字速录机,虽然各部门对速记员的重要性还没有准确的认识,但速记……陈毅副总理说过速记是外交上的斗争武器,和外国谈判没有速记员容易吃亏……人力终有穷尽之时,要是能够做出一台中文速录机对外交会议、谈判无疑有着非凡的意义。”
唐强比较认同他的部分内容:“老唐,等以后芯片功能更强大一些我会做出语音转文字的机器,那样不是比速录机还便捷?”
老唐沉默,半晌才说:“唐工,现在是20世纪。”
言下之意很明显,唐强的设想也太先进了,即便他是外行也觉得目前不太可能实现。眼下还是搞一搞可能性更大的汉字速录机吧!
老唐是个值得敬佩的人,家境贫困的他受旧书摊上的一本《传音快字》启发开始投入研究中文速记,这一研究就是几十年,还真被他研究出了门道。创造出流线体中文速记音符和字符略法表,开创了中文速记之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重视速记学的影响我国各部委也都配置了速记员,那些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学生。但随着中苏关系恶化,速记工作再次不受到重视,各部委的速记员改编成为秘书,一些缺少速记员的机关单位也不再派人学习速记而是直接让不会速记的秘书兼任速记工作。
甚至一些地方因为底下民众不懂,速记符号被视为了密码和异端。
老唐正焦灼着,外交部的陈副总理找到他问他有没有信心开发一款中文速录机,他立刻立下了军令状大年初三就赶到了五星厂。
唐强被怼得有些无奈,老唐说得也在理,别说语音转文字,就是让他现在分析猫叫的芯片都做不出来。
“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和我说。”唐强说,然后看了老唐的目标,差点吓死他,“你的目标是每分钟能输入600字!我说话一分钟都说不了600个字。”
对此,老唐眼皮子都没抬:“有那种语速特别快的人,人称快嘴。”
好吧,老唐和小唐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目标高远志向惊人,外交学院的人跟着苦笑。他们以为自己搞出双拼已经很牛逼了,谁想到老唐一来先是对他们大大赞扬他们利用了双音简化了输入法,然后就提出速记是不能完全按照拼音打的,必须改进略过选字的环节。一台速录机要和英文打字机一样,直接就能打印出文字来。
“呵呵,您先研究,啊不,研究先放放,我从新疆带来的哈密瓜大家一块吃哈。”唐强赶紧离开,一分钟说600字,比鸭子叫还恐怖。反正他是不想和语速那么快的人说话,压力太大,一个不留神就听漏了。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能够有台速录机也不错,能省多少写字的时间呀!
唐强转完了几个组,将人都叫了出来,哈密瓜数量有些少,五星厂厂长拍着胸脯说自己刀工最好上前切瓜。
一个人也就薄薄的一片,尝个新鲜罢了,但在这个时节能吃到哈密瓜本来就难得。还有人收起来瓜瓤,挑出了籽。
“回家让我家那口子种种看,说不准也能种出哈密瓜呢。”
作者有话要说:速录机一段是引用了唐亚伟先生的部分经历。
PS:不是所有的哈密瓜都是哈密产的哦,甘肃和内蒙一些地方产的瓜也能叫哈密瓜哦!感谢在2020-11-0123:44:16~2020-11-0223:3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馨乁8瓶;风中妗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